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是推進素質教育和創立辦學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學校人文傳統和優良校風的根本之源,也是學校創新發展的生命所在。建立健康和諧而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對于引導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開發學生智力,增進學生身心健康,豐富文化生活,幫助他們樹立和形成良好的審美觀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和創造意識,促進學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義。如何構建健康和諧而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明確指導思想,確立整體目標。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要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人文精神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為根本宗旨,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突出現代教育特色,通過建設校園文化工程,以提升校園靜態文化品位,拓展校園文化活動領域,創新和豐富校園動態文化活動,構建具有自身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有效地促進素質教育,提高辦學水平和質量。校園文化建設要根據自身的特點有計劃、有目標,分批建設,逐步完善。要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整體發展規劃整體考慮。
二、整體規劃,合理布局。“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校園環境對學生教育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啟迪的作用,一個布局合理,生機盎然、整潔優美、寧靜有序、蓬勃向上、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必然產生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規劃建設要以科學的教育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結合,聯系學校發展實際,在物質、制度、精神三個層面,統籌規劃構建校園文化體系。
三、精心設計,充分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學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獨特的自然條件,構建集綠化、美化、凈化、園林化為一體,融校園、公園、樂園、家園于一身的育人環境,既注意創建生態環境,又精心規劃設計,形成功能配套;既具有恢弘氣勢,體現學校的崇高,又賦予人文底蘊。在生態化校園建設的精神層面,要體現學校的校園環境、辦學理念、制度建設、校風校貌等校園文化方面的育人因素。教學因素與非教學因素的和諧發展是形成和諧校園整體效應的關鍵性因素、決定性因素。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隱性課程乃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教育課程,是一種比其他任何正式課程更有影響的課程。要使整個校園變成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課堂,學生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學習、生活、能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四、強化管理機制,推進制度文化。完善科學學校管理制度,是學校的管理水平的直觀反映,更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手段。在制度的建立過程中,應充分發揚民主,經過師生充分醞釀和討論,使廣大師生在學校制度制定的參與中得到隊制度的理解和內化。學校的規章制度要體現三個特點:一是全。規章制度應該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總務管理制度、內部體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細。 內容具體明確,操作性強;三是嚴。紀律嚴明,賞罰分明。用完善科學的制度,規范師生行為,從而形成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環境。
建議學校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校園文化建設專項資金,以確保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其他工作同步進展。按學校合理布局,突出重點的原則,每年選擇一定的項目。要積極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不斷總結經驗,不斷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生、教師、學校都得到全面發展的和諧的校園。
此文關鍵字:校園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校園走廊文化建設|文化墻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內容
同類文章排行
- 淺談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及功能
- 校園文化建設應該由內及外還是由外而內
- 企業宣傳欄的設計風格要注意!
- 校園文化建設領跑者—策億文化
- 特色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創新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 知名品牌文化建設公司著力打造優秀企業文化
- 校園文化構建力-勤儉篇
- 校園文化構建力-愛國文化篇
- 當代大學生該如何看待學校文化建設
- 真正成功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