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以文化傳承文化,以文化滋養文化的特殊社會組織。學校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永恒的主題,是學校發展不可回避的課題。跨入新的世紀,當國內的一所所名校完成了學校基本設施建設以后,目光又不約而同的投向了課程建設、文化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等學校改革與發展的核心領域。學校管理者基于學校管理、學生培養等方面的共同認識,以及對學校未來競爭力提升的渴望,普遍把學校文化建設提到了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里,僅就我校的文化建設情況與大家做一個交流,其中一些觀點也許值得商榷,希望能與同行分享交流!
我們認為:“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主要空間范圍,以學生為主體,以校園內部的環境和活動為主要內容的一種群體文化;而“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在自己的歷史發展中,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所有教職工和學生創造積淀并共同遵循的辦學思想、價值觀念、學校作風與傳統、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的總和以及體現上述內容的各項物質載體和行為方式,其內涵更豐富,外延更寬廣,更體現了現代社會中教育的開放性,更有利于從宏觀的視野中來審視學校。厘清二者的內涵,我們不難發現校園文化更注重了靜態的、社群的、現在的、顯在的等要素,現實中許多對于學校文化的討論實際上是校園文化層面上的,他直接作用于我們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并產生直接的、顯在的效果。學校文化涵蓋了校園文化,但側重于歷史的傳承性、隱性的價值觀等要素,對學校發展發生著持續的影響。因此,從其關系可以看出二者不可偏廢,校園文化的長期積淀就會轉變為學校的個性文化,學校的個性文化則會衍生出相應的校園文化。
有人把學校文化比喻為水,提出了學校文化“如水論”。文化是學校的生命之水,學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它的每一個成員就會從這生命之水中吮吸營養,發展成長。學校文化作為一種亞文化,已經成為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在學校發展中的作用已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其意義和作用主要有:
1、文化是學校個性化品牌的最好標志。
2、文化是凝聚學校人群的力量源泉。
3、文化是約束學校人群的道德天平。
4、文化是影響學校環境的輻射源。
基于我們對學校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我們認為在學校文化建設中應特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努力做到幾個統一:
1、形式與內涵的統一。
2、創新與傳承的統一。
3、個性與規范的統一。
為了防止學校文化建設走向空洞的說教。我們認為學校文化建設應從關注校園生活開始。其一是因為文化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化生長和發展的土壤;其二是學校文化是以校園生活為客體展示的,學校文化的精神應該體現在校園生活中;其三則是學校文化的存在意義在于人的教育和發展,而文化對人的影響不能靠認知來解決,需要人參與到校園生活中來親身感受和體驗。
同時,我們認為良好的校園生活至少還應該具備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讓師生身心舒展、思想活躍的生活,這是主體形成和發展的需要,也是高品位校園生活應當努力做到的。二是充實而有成就感的生活。校園生活為了學生的發展,發展就意味著有收獲有成就。所以良好的校園生活,應該讓學生有成就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收獲和進步。三是隨時可獲得各種關愛和幫助的生活。就學校文化建設來說,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好的學校文化。為此,以下我將重點討論我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一些思考和實踐。
校園環境文化要給受教育者留下深刻印象,必須具有獨特性和原創性。街頭千篇一律的雕塑作品或者景觀很難給人以震撼的原因要么是缺乏個性化要素,要么與環境不諧調,所以大多受到了人們的批評。我們校園環境文化中的兩個典型作品《文明之路》與《科技之光》大型室內壁畫,是在新教學樓落成之后設計制作完成的,是我校學校環境文化的代表。《文明之路》選用了我國五千年文明歷史進程中典型的文化遺產、文化巨人構成了畫面,如馬踏飛燕、編鐘、兵馬俑、司母戊大方鼎、太陽鳥、孔子等,力求顯示偉大的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文化精神。《科技之光》以象征的裝飾風格,描繪了科技巨人及科學事件,采集了愛因斯坦、牛頓、諾貝爾獎章、太陽光譜、元素符號、DNA鏈條等近現代科學家代表和科技符號,充分體現了現代科學精神的內涵,構成了極具有現代感的視覺藝術空間。兩幅壁畫充分反映了我校“科學與人文交融、厚德與博學并舉”的育人理念和教育價值追求,同時在一個非常合適的環境下展示出來,起到了激勵每一位學子成為具有國際視野、厚德博學、文理兼長的創新拔尖人才的作用。
同類文章排行
- 淺談中學校園文化建設及功能
- 校園文化建設應該由內及外還是由外而內
- 企業宣傳欄的設計風格要注意!
- 校園文化建設領跑者—策億文化
- 特色校園文化設計注重創新豐富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 知名品牌文化建設公司著力打造優秀企業文化
- 校園文化構建力-勤儉篇
- 校園文化構建力-愛國文化篇
- 當代大學生該如何看待學校文化建設
- 真正成功的企業文化建設,是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