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校史館,是學校歷史陳列館、展覽館或博物館的概稱。近年來,高校校慶,特別是五十周年、百年校慶等整十周年校慶已成為各校的重要節日,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作為校慶的重要內容之一,越來越多的高校在建立不同規模的校史館,以充分展示本校的歷史文化底蘊。
校史檔案記載了學校發展過程中教學、育人、科研、社會服務等諸多方面的工作,形成了具有相當價值的文字、圖表和聲像等歷史資料。校史則是從校史檔案中提取的精華,是學校發展歷程的反映和總結,是一部生動且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教材。隨著時間的推移,其重要價值和地位會逐步凸顯出來。因此,對校史的聚集機構——校史館進行建設,對構建校園文化起著積極作用,它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教育導向功能,建立校史館更進一步地體現了檔案的歷史功能。
此外,校史館文化建設還有利于學生進行傳統教育和優良的校風教育,有利于增強校友對母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人關注高校的建設發展,為高校建設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校史館建設不是普通的建筑物修建,它是一個長期工作成果的積累和更新過程,一般來說,校史館建設分為三個步驟:
一、校史的確定和史料的征集,歷史本身是一個莊重嚴肅的過程,校史的確定應尊重歷史,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堅持把校史的確定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態度相結合。在堅持校史確定的原則下,史料的征集是一項艱巨又長期的工作,系統全面地收集學校各方面歷年來的大量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價,是建立校史館的前提。
二、校史的陳列,征集到的所有校史資料,包括文字、圖像、聲音、實物等,都應集中妥善地保存起來。學校應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史料進行分類存儲。對于能夠反映學校歷史、體現學校特色、弘揚學校精神的代表性資料及實物,還應布展展出。突出個性、顯示特色、避免雷同則是建設校史館所需注意的原則。
三、校史書籍的編撰,校史書籍的編撰必須以真實的檔案材料為基礎,通過對征集到的大量校史信息,進行科學的總結和評論。描述出歷史原貌,再現過去。編撰校史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對校史的研究,向全校師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活動,從而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校園文化建設被忽略的核心: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
- 校園文化墻可以放哪些內容
- 企業文化建設能帶來那些作用?
- 很多公司有企業文化,但是卻不知道企業文化代表了什么!
-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只要做到以下幾點
- 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
- 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 企業文化建設五要素,你可以了解的
- 企業文化建設包括哪些內容?
- 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