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的硬件環境條件相對歷史久遠的高校來說還是相對較好的,因為建校時間短,一些基礎設施都是全新置辦的,但是由于獨立學院一般都依靠民辦企業的資金扶持來發展,而企業必然要考慮到其投資的經濟效益,很難長時間的不求回報,因此使得獨立學院的發展受到限制,比如教學場地不足,學生活動場所缺乏,教學設施更新慢等等,從而延緩了整個校園文化建設和發展;另一方面,大部分獨立學院的環境缺乏人文文化氛圍。
(二)行為文化與整個校園文化不統一
第一,從某個角度上講,獨立學院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某些不良習慣會導致出現學習紀律松懈和厭學的情緒,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從而整個校園的學習行為文化就較為淡薄。
第二,獨立學院的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相對較差,容易受外界影響,不能正確評價自我,導致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拉大,從而影響自我行為的態度和方式。
第三,學生的學習精神通而不精、鉆研不深,持續性不強、專注度不夠、鉆研力不深,很多時候都只是三分鐘熱情,不會深入進去探討與研究根源,導致了整個校園文化的持續性和傳承性較弱。
(三)制度文化不夠健全
很大一部分獨立學院在剛成立時并未建立一套適宜自身發展的完善的制度體系,基本都會復制一套母體高校的一些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的制度,或者借鑒其他獨立院校的辦學經驗,所以隨著自身辦學規模的擴大,一些不適合自身特色的制度會阻礙學校的發展。
比如很多獨立院校的管理模式延用集權制,并不適合日益變化的校園環境;教師薪酬和考核制度不合理, 使得教師隊伍不穩定,進而影響了良好課堂文化的形成;后勤管理制度不健全,例如宿舍維修的滯后等,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宿舍文化建設很難取得突破。這些不健全的制度延緩了獨立學院的總體建設,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獨立學院的可持續發展。
(四)精神文化缺失
當前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是普遍缺失的,主要表現在:1.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尚未形成,各專業同類化現象嚴重,沒有鮮明的辦學特色;2.辦學模式較為功利化,使得培養目標出現偏差,無法達到可持續發展;3.師生的創新力不高,進取心不強,批判意識較為淡薄,人文精神欠缺,導致共同的價值取向不統一;4.校園企業色彩濃厚,娛樂功能強大,相對文化氛圍淡薄;5.學風紀律較為散漫等。
本文來源于:http://www.ezbikesh.com(策億文化),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談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 體現時代精神 創建校園文化
- 信仰與校園文化
- 構建和諧校園 促進學校發展
- 不可小視校園籃球文化
- 校園文化建設分以下幾點
- 校園文化建設內容
- 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 校園文化:學生社團怎么這樣火
- 名校創造歷史 校訓創造力量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