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文化強國,一個重要途徑是推動文化品牌化發展,以文化品牌帶動文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是文化品牌的靈魂與不竭動力源泉。
推動文化品牌化發展,必須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使之與現代文明相融合,打造中國特色、國際知名的文化品牌。具體而言,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品牌化發展,應從科學凝練文化元素、系統構建文化品牌、適時呈現文化成果、精準營銷文化產品四個方面入手。科學凝練文化元素。這是指在文化產品研發階段提煉優秀傳統文化精髓,運用現代設計理念,借助先進科技手段,以新的感官體驗和互動方式,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的生命力。
其中,最關鍵的是用現代科技激發文化創意,形成新的文化產品形態。例如,以傳統文化作品為創作內容,采用現代科技手段豐富這些文化作品的表現形式。在上海世博會上,一幅商賈云集、人流穿梭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融合了當代先進影像技術和我國古代文明瑰寶,讓人耳目一新。又如,以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基礎,用科技手段呈現各地歷史風情,讓現代人“親歷”歷史。
美國好萊塢大片《功夫熊貓》采用大量的中華傳統文化素材,實現了文化和商業雙重價值。同時,還應重視開發文化項目及文化工程,如創新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結合各地實際建設新鄉賢文化及鄉村記憶工程等,既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又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系統構建文化品牌。文化產業要不斷增強感染力和市場競爭力,必須系統構建文化品牌,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鏈。
目前,我國文化產業仍以粗放式發展為主,品牌效應不明顯、附加值偏低,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產業鏈經營格局尚未形成。根據我國實際,文化品牌的系統構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力:一是形成以產品為核心的品牌自信、以口碑為標尺的品牌他信,積極吸納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創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品牌;二是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組建文化產業集團,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實現文化產業集群式發展。
相關資訊
同類文章排行
- 談小學校園文化建設
- 體現時代精神 創建校園文化
- 信仰與校園文化
- 構建和諧校園 促進學校發展
- 不可小視校園籃球文化
- 校園文化建設分以下幾點
- 校園文化建設內容
- 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 校園文化:學生社團怎么這樣火
- 名校創造歷史 校訓創造力量
最新資訊文章
您的瀏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