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滿足需要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可以將學校中各種物質與精神的教育資源按照教育目標的要求進行最優化的配置,從而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育人系統,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比如優美、整潔的校園環境,嚴格有序的管理環境,寬松民主、鼓勵創新的教學環境,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等,能夠使學生在社交、求知、審美、自尊和自我實現等方面的基本需要得到比較充分的滿足。這是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的前提條件。
2.協調關系
校園文化建設包括了良好的心理環境的建設,尤其是良好人際關系的建設,這種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個理想的人際環境。在這種理想環境中,上下級之間、同事之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都能夠受到良好環境的感染,以團結合作為交往的目標,以相互尊重、平等溝通為交往的基礎,以坦誠相見、與人為善為交往的準則。這樣既能夠促進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同時也有助于不良人際關系的改善。
3.鼓舞士氣
校園文化建設可以通過創建良好的組織環境和心理環境,建立公平的競爭機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形成健康的輿論和良好的風氣,來形成一種富于激勵作用的群體氛圍。在這種氛圍的影響之下,每個成員都會受到鼓舞和激勵,從而表現出理想的精神狀態和高漲的士氣。比如在一個團結互助、積極上進的班級集體中,每個學生都會受到鼓舞和感染,形成好學上進的進取精神和飽滿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