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物質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學設施、生活資料等,是校園文化的外在標志,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它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是物質形態的。
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以及各實體之間結構的關系,無不反映出某種教育價值觀。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氛圍,無疑會使人產生一種向上的激情。為此,我們分五方面:
1、凈化。
凈化是一所學校精神風貌的外在表現。校園凈化要做到"五無",即地面無雜物痰跡,墻面無污漬,桌椅無刻印,門窗無積塵,衛生無死角。培養學生愛護校園草木的主人翁精神,樹立凈化校園、保持校園衛生人人有責的思想。
2、綠化。
蔥綠的樹木,艷麗的花草,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使人精神煥發。學校根據校園環境設計綠化布局,如:教學區綠化、生活區綠化、休閑區綠化、運動區綠化等,根據功能設計各具特色的綠化,使學生進入各功能區能溶入其中,構建人文化的花園式學校。校容校貌體現出美的韻味,滿足師生的教學、生活、活動和審美需求。
3、美化。
創造美好的環境是培養學生良好性情的需要,校園靜態自然環境的美化,應符合青少年的審美要求,才能達到美化的目的。教室、辦公室、寢室等校園環境的布置,應以新穎、美觀、大方、實用為原則,給人以舒適的感覺和美的享受。
4、規范化。
反映學校個性與特色的六項標志,校徽、校服、校訓、校刊、校旗、校歌齊全規范。從我??矗@一點作的還不夠,需要做出相應的規范。
5、教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