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本身形成和發展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由于學校是教育人、培養人的地方,因而校園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義。即學校共同成員在學校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學校最高目標、價值觀、校風、傳統習慣、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在內的精神文化,以及校園建筑、校園景觀、綠化美化等物質文化,其中以精神文化為第一要義,因此,校園文化是師生精神風貌、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的綜合體現。它在一定程度上彰顯了學校發展的獨特理念與發展特色,可以說,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品牌。
綜上所述可知,校園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滲透于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種校園活動。校園文化在學校教育中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內涵,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響著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敗。學校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和窗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可以為廣大師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陶冶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精神,提高師生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過學校輻射社會,示范家庭,推動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學校文化是學校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是一所名校的核心和靈魂,是學校品牌的第一要素。一所學校只有擁有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實現高質量的學校教育,才能凝聚成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學校品牌。
本文來源于:http://www.ezbikesh.com(策億文化),轉載請注明出處!